燕麦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东营东营市从四方面发力打造粮改饲 [复制链接]

1#

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,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,年,中央一号文件提出“加快发展草牧业,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,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,促进粮食、经济作物、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”。东营市自年承担粮改饲试点工作,年在全省成为整市制推进粮改饲改革的示范市。

一、主要做法

一是在“贮”上抓多元供给。由单一玉米青贮拓展到燕麦、小麦、苜蓿等全株青贮,改单季青贮为全年青贮,在青贮时间和营养搭配上形成有效互补,丰富了家畜营养供给。

二是在“种”上抓模式创新。全国首创饲用燕麦-水稻轮作模式,有效利用冬闲田,提高复种指数,亩产燕麦草3.2吨,亩增纯收益元以上,为粮草兼顾生产提供了新方案。

三是在“用”上抓生态养殖。奶牛、肉牛、肉羊全株青贮配套率分别达到%、75%和35%。在全省开展青贮玉米饲喂生猪试验,提高了猪肉品质,每头增加效益元,显著改善了环境,为生猪生态养殖探索了新模式。

四是在“管”上抓规范建设。出台了《粮改饲示范项目建设规范》《饲用燕麦-水稻轮作技术规程》2个地方标准,建立了“种”“贮”“用”“管”标准体系,提高了青贮质量,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东营样板。

二、取得成效

一是粮改饲工作业绩突出。东营市年、年连续两年在全省粮改饲项目绩效考中获得第一名;年东营市新户澳亚奶牛场获全国青贮质量品鉴大赛金奖;年获得全国青贮质量评鉴大赛组织奖;全国首创“饲用燕麦-水稻”轮作种植模式,已申报科技发明;满分通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“改饲标准创新平台(东营)”省级检查。

二是粮改饲政策成效显著。年以来,累计落实各类财政资金万元,粘合社会投资3.2亿元,为畜牧业全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1.56亿元,促进了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,推动形成了“牛-沼-肥-草”的种养结合有机循环模式,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养殖为源头,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的新型农牧业循环发展之路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发展活力。

三是带动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。粮改饲改革试点工作优化调整了农业种植业结构,为现代畜牧业赋能,助力高质量发展。累计完成全株青贮万吨,调减籽粒玉米面积60万亩,青贮玉米利用面积在全市玉米种植面积占比由原来不足10%提高至17.65%。同时,青贮高质量带动了奶业高产量,全市奶牛单产达到11.3吨,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.3吨,在全省和全国名列前茅。

(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供稿)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